主从复制模式
Redis集群实现数据同步,保证服务高可用。
-
一主多从
-
数据流向是单向的,master->slave
开启指令:
slaveof 192.168.1.10 6379 //当前服务节点称为指定IP的从节点
slaveof no one //取消从属关系
配置文件:
slaveof ip port
slave-read-only yes //从节点只读
全量复制的开销:
- bgsave的时间
- RDB文件网络传输时间
- 从节点清空数据时间
- 从节点加载RDB的时间
- 可能的AOF重写时间
实现
Redis复制分为同步和命令传播两个操作:
- 同步:将从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更新为主库状态
- 命令传播:同步完后,主库状态又发生变化,此时使用命令传播完成状态同步。
Redis使用PSYNC
可以同时解决全量复制和部分复制两种情况。
需要维护的变量包括 :
- runID:每个Redis实例启动生成的随机ID
- offset:复制进度
执行slaveof
时,slave节点会将master的地址保存在:
struct redisServer {
char *masterhost;
int masterport;
}
slave节点会将该命令封装成通信协议并发给master,完成socket建立,并发送PING检查socket是否正常。
心跳检测
命令传播的阶段,slave默认每秒一次的频率,向master发送心跳:
REPLCONF ACK <replication_offset>
replication_offset为slave当前的复制偏移量
心跳主要有三个作用:
- 检测主从之间连接状态:节点保活机制
- 辅助实现min-slaves:防止master在不安全的情况下执行写命令。
min-slaves-to-write
min-slaves-max-log
- 检测命令丢失:如果因为网络原因产生命令丢失,master发现slave的offset小于自己当前offset,则认为产生命令丢失,并按照slave的offset传递数据。
sentinel机制
主从复制存在的问题
- 手动故障转移:master发生宕机,需要手动切换
- 写能力和存储能力受限
Sentinel(机制)是Redis官方推荐的高可用性(HA)解决方案,由一个或多个sentinel组成的sentinel system,可以监视主从集群的状态,当master发生宕机,自动将master下面的某个slave升级为新的master。
启动
./redis-sentinel /path/to/sentinel.conf
启动流程会执行以下步骤:
- 初始化server:sentinel本质上是一个运行在特殊模式的Redis服务器。
- 代码:sentinel使用
sentinel.c/REDIS_SENTINEL_PORT
作为默认端口,使用sentinel.c/sentinelcmds
作为命令表 - 初始化sentinel状态:
sentinel.c/sentinelState
结构 - 根据配置文件,初始化sentinel监视的主服务器列表:上面的结构使用
dict
保存master信息,key为master的名称,value为master对应的sentinel.c/sentinelRedisInstance
,每个被监视的Redis服务器实例都被使用该结构存储。master的IP端口信息使用struct sentinelAddr
进行存储。该数据sentinel初始化时从sentinel.conf
完成加载。 - 创建连向master的socket连接:sentinel节点对master创建两个异步连接:
- 命令连接:专门向master发送命令,并接收回复
- 订阅连接:订阅master的
__sentinel__:hello
频道,用于sentinel发现其他sentinel节点
获取信息
每10s每个sentinel会对master发送info
命令,sentinel主要获取两方面信息:
- master信息:run ID、role
- master对应的slave信息,包括IP端口、状态,偏移量等
当获取到对应slave节点信息后,sentinel会创建到slave的两个连接,创建完命令连接后, 每10s对slave发送info
命令,sentinel会获取以下信息:
- slave:run ID、role、master_port、master_host、主从之间的连接状态
sentinel默认每2s向所有节点的__sentinel__:hello
发送消息,主要是sentinel本身信息和master的信息。并且sentinel会通过订阅连接不断接收主从节点发来的消息,这里面是sentinel信息,如果与当前sentinel不同,说明是其他sentinel,那么当前sentinel会更新sentinel字典信息,并创建连向新sentinel的命令连接。
主观下线
sentinel每1s向所有实例发送PING,包括主从、其他sentinel,并通过实例是否返回PONG判断是否在线。配置文件中的down-after-milliseconds
内,未收到回复,sentinel就会将该实例标记为主观下线状态。但是多个sentinel的主线下线阈值不同,可能存在某节点在sentinelA是离线,在sentinelB是在线。
客观下线
多个sentinel实例对同一台服务器做出SDOWN判断,并且通过sentinel is-master-down-by-addr ip
命令互相交流之后,得出服务器下线的判断。客观下线是足够的sentinel都将服务器标记为主观下线之后,服务器才会标记为客观下线。
sentinel选举
当某个master被判断为客观下线后,各个sentinel会进行协商,选举出一个主sentinel,并由主sentinel完成故障转移等操作。选举算法是Raft,选举规则如下:
- 所有sentinel拥有相同资格参与选举、每次完成选举后,epoch都会自增一次
- 当A向B发送
sentinel is-master-down-by-addr ip
时,A要求B将其设置为主sentinel。最先向B发送的将会成为B的局部主sentinel。 - B接收到A的命令,回复信息中分别由局部主sentinel的run ID和
leader_epoch
。 - A接收到回复,B的局部主sentinel是否为自己,如果A称为半数以上的局部主sentinel,则会成为全局主sentinel。
- 规定时间内未完成选举,则会再进行。
故障转移
选举出主sentinel后,主sentinel会将已下线的master进行故障转移,步骤如下:
- 已下线的master从属的slave列表中挑选一个,并将其转换为master。挑选其中状态良好、数据完整的slave。
- 让其他slave改为复制新的master的数据。向其他slave发送
SLAVEOF
。
Redis Cluster
Redis集群是Redis提供的分布式数据库方案,通过sharding完成数据共享,并通过复制、故障转移来提供高可用特性。
Node
一个集群由多个Node构成,刚运行时都是独立的Node,需要通过CLUSTER MEET <ip> <port>
指令来构成集群。CLUSTER NODE
可以查询集群信息。Node通过以下配置参数判断是否以集群模式启动:
cluster-enabled yes
Node使用以下struct来定义:
// 节点状态
struct clusterNode {
// 创建节点的时间
mstime_t ctime; /* Node object creation time. */
// 节点的名字,由 40 个十六进制字符组成
// 例如 68eef66df23420a5862208ef5b1a7005b806f2ff
char name[REDIS_CLUSTER_NAMELEN]; /* Node name, hex string, sha1-size */
// 节点标识
// 使用各种不同的标识值记录节点的角色(比如主节点或者从节点),
// 以及节点目前所处的状态(比如在线或者下线)。
int flags; /* REDIS_NODE_... */
// 节点当前的配置纪元,用于实现故障转移
uint64_t configEpoch; /* Last configEpoch observed for this node */
// 该节点负责处理的槽数量
int numslots; /* Number of slots handled by this node */
// 如果本节点是主节点,那么用这个属性记录从节点的数量
int numslaves; /* Number of slave nodes, if this is a master */
// 指针数组,指向各个从节点
struct clusterNode **slaves; /* pointers to slave nodes */
// 如果这是一个从节点,那么指向主节点
struct clusterNode *slaveof; /* pointer to the master node */
// 最后一次发送 PING 命令的时间
mstime_t ping_sent; /* Unix time we sent latest ping */
// 最后一次接收 PONG 回复的时间戳
mstime_t pong_received; /* Unix time we received the pong */
// 最后一次被设置为 FAIL 状态的时间
mstime_t fail_time; /* Unix time when FAIL flag was set */
// 最后一次给某个从节点投票的时间
mstime_t voted_time; /* Last time we voted for a slave of this master */
// 最后一次从这个节点接收到复制偏移量的时间
mstime_t repl_offset_time; /* Unix time we received offset for this node */
// 这个节点的复制偏移量
long long repl_offset; /* Last known repl offset for this node. */
// 节点的 IP 地址
char ip[REDIS_IP_STR_LEN]; /* Latest known IP address of this node */
// 节点的端口号
int port; /* Latest known port of this node */
// 保存连接节点所需的有关信息
clusterLink *link; /* TCP/IP link with this node */
// 一个链表,记录了所有其他节点对该节点的下线报告
list *fail_reports; /* List of nodes signaling this as failing */
};
typedef struct clusterLink {
// 连接的创建时间
mstime_t ctime; /* Link creation time */
// TCP 套接字描述符
int fd; /* TCP socket file descriptor */
// 输出缓冲区,保存着等待发送给其他节点的消息(message)。
sds sndbuf; /* Packet send buffer */
// 输入缓冲区,保存着从其他节点接收到的消息。
sds rcvbuf; /* Packet reception buffer */
// 与这个连接相关联的节点,如果没有的话就为 NULL
struct clusterNode *node; /* Node related to this link if any, or NULL */
} clusterLink;
分片方式
集群通过分片的方式保存数据,当请求进入,计算key的hash值,并对16383进行取余,得到指定slot位置 。整个数据库被分为16384个slot,这些slot会被平均分配给各个节点。slot被定义在clusterNode
中,整个slot数组长度为2048 bytes,以bitmap
形式进行存储。处理slot的node的映射信息存储在clusterState
中。
// 槽数量
#define REDIS_CLUSTER_SLOTS 16384
// 由这个节点负责处理的槽
// 一共有 REDIS_CLUSTER_SLOTS / 8 个字节长
// 每个字节的每个位记录了一个槽的保存状态
// 位的值为 1 表示槽正由本节点处理,值为 0 则表示槽并非本节点处理
// 比如 slots[0] 的第一个位保存了槽 0 的保存情况
// slots[0] 的第二个位保存了槽 1 的保存情况,以此类推
unsigned char slots[REDIS_CLUSTER_SLOTS/8];
// 该节点负责处理的槽数量
int numslots;
// 存储处理各个槽的节点
// 例如 slots[i] = clusterNode_A 表示槽 i 由节点 A 处理
clusterNode *slots[REDIS_CLUSTER_SLOTS];
至于为什么需要存储slot->node的映射,是为了解决想知道slot[i]由哪个node存储,使用该映射能在$O(1)$内查询到,否则需要遍历clusterState.nodes
字典中的所有clusterNode
结构,检查这些结构的slots数组,直到找到负责处理slot{i]的节点为止。
# 将slot分配给指定节点
CLUSTER ADDSLOTS <slot> [slot ...]
命令处理
假设客户端向集群发送key相关指令,处理流程如下:
- 接受命令的Node计算出key属于哪个slot,并判断当前slot是否属于自己,是则执行
- 通过
CRC16(key) & 16383
计算key的所属slot
- 通过
- 否则给客户端返回MOVED错误(附带处理该slot的Node信息),客户端重新给正确Node发送请求。
MOVED <slot> <ip>:<port>
Gossip协议
Cluster底层通信协议为Gossip协议,集群中每个节点定期向其他节点发送PING,以此交换各个节点状态。
故障转移
集群中节点定期向其他节点发送PING,检测对方是否在线,如果未收到PONG,则会将其标记为probable fail
,如果集群中半数以上认为某节点疑似下线。则会向其他节点广播某节点fail
的情况。
当某个slave发现自己正在复制的master进入fail状态,则会进行故障转移:
- 选取master中一个slave,并执行
SLAVEOF no one
,成为新的master - 新的master会撤销所有已下线的master的指派slot,并将这些都指派给自己
- 新的master广播一条PONG消息,通知其他节点其已成为master
集群选主
Redis Cluster的选举算法基于Raft实现。